無量山國自然保護區是云南普洱茶的原產地之一,早在唐代就有“茶出銀生城界諸山,散收無采造法,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”?!?/p>

無量山古樹茶的歷史和特點
來源:網絡編輯:普曉緹人氣:5641發布時間:2022-11-07
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云南普洱茶的原產地之一,早在唐代就有“茶出銀生城界諸山,散收無采造法,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”。
無量山喬木普洱茶茶面條索肥壯、外觀油潤泛光、銀毫密布、表里如一,湯色清黃,晶瑩透亮,入口滑潤,滋味醇厚濃郁回甘,香純氣正且持久。

景東縣位于云南省西南中部,地跨北緯23°56'~24°29'。川河從西北方安定界入境向東南貫穿全縣,以川河為界,西面屬無量山系,東面屬哀牢山系。
無量山屬于我國西部型氣候區,主要受印度洋西南季風和西風急流南支的季節性交替影響,其氣候總的特點是:日照充足,熱量豐富,年溫差小,日溫差大,雨量充沛,干濕季節明顯,四季不分。
二.無量山古樹茶歷史
“高山云霧出好茶”。普洱市無量山平均海拔1800米,山高谷深、植被茂密,具有適宜大葉種茶樹生長的最佳生態環境,且常處于云霧籠罩之中,茶葉品質極佳,自古至今是瀾滄江上游流域著名的古茶山、優質普洱茶的重要原料產地。
相傳,無量山墾植茶樹,始于三國時期,茶種、栽培技術為諸葛亮南征時所傳授,直到唐代南詔時期,無量茶山一直是彝族在栽培利用茶樹。據當地彝族世代相傳,他們遷來無量山定居已經有57代了。
千百年來,彝族對無量山的茶樹加以保護、利用,并不斷新植、改造,使無量山茶葉生產不斷發展。至清代,無量山茶園面積達10萬多畝,每年產干毛茶3000多噸,出本地加工外,還運往勐海、易武等地加工成各種普洱緊壓茶,再銷往海內外。
清末民初,由于社會動蕩、銷路不暢、稅賦沉重等諸多因素致使江北六大茶山逐漸衰敗,同時,瀾滄江流域的無量山茶區逐漸成為普洱茶的中心產地。其中,普洱無量山茶山的地位日益突出,所產茶葉經收購加工成各類緊壓茶后,經緬、印等國銷往西藏,或經緬、泰銷往南洋。
